• 车界论坛

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进入革命与深度转型的阵痛期

发布日期:2023-10-27
打印

1698367837986728.jpg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新能源汽车进入革命与深度转型的阵痛期


一、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新的阵痛期

1、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的转型阵痛。新能源汽车在全面挤压燃油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从燃油车拿来的,燃油车全产业链承压。总体看,新能源汽车快增长、缺利润,燃油车缺增长、但还有利润,新能源车的成本仍然高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品牌和影响力溢价在上升,合资企业燃油车的品牌溢价在下降,高品质的自主新能源车可以与合资的燃油车价格竞争,但成本还不能竞争。新能源车阵营的不断扩大,你追我赶,竞争进入了阵地战阶段,市场进入了淘汰赛阶段。

2、大规模新能源车普及带来电动车充电难与能源产业链的转型阵痛。大规模的快速普及超出了电力行业的预期,城市配电网的负荷压力大,转型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的挑战多。石化行业也面临着燃油供应量在减少,不熟悉的快充与快换需求急剧增加,相对熟悉的氢燃料业务发展迟缓三重挑战。充换电产业链商业模式还不成熟,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急需要确定新能源行业的战略定位。新能源汽车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倒逼能源产业转型,但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3、电池锂价波动与电池产业链的转型阵痛。借助电动交通和储能与多个风口,电池产业突飞猛进,但锂价波动、产业膨胀、竞争加剧、业绩不稳。随着对电池的认识加深,更多的整车企业进入电池产业,电池产业链跟整车产业链的结构性矛盾在加剧。中长期看,车用电池仍然占到电池应用的70%,储能也就占整个电池产量的百分之十几,如何优化电池企业的定位,是定位成新能源企业、还是定为汽车的零部件商要做出选择,企业定位和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二、面对阵痛期的发展路径

1、深化电动化,实行EV和PHEV的双轮驱动。纯电插电混合动力是“过渡与转型”相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汽车全产业链转型新能源汽车大约还需要10年左右,因此要继续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深入推进纯电驱动转型战略。双轮战略有利于汽车全产业链的平稳过渡,缓解汽车行业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车辆的平均电池装机量,可以平抑锂价的波动,缓解电池产业与整车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2、面向低碳化,加快能源基础设施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革命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新能源汽车要真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就得用绿电,绿电就是新能源来的。而新能源需要储能,储能又需要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氢能。此外由于电动车补电太慢,还要解决快速补电问题。卡车快换、轿车快充,用卡车换电的备用电池给轿车快充,此外还有加氢,这样就可以解决整个补能问题。能源基础设施的转型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属于新基建,是政府应当投入的地方。

3、拓展智能化,创新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针对动力电池成本偏高的问题,一方面是降底电池成本,另外一方面是让电池增值。这要靠技术进步降价,靠商业模式增值,这就需要智能化赋能。智能化的高级形态主要是智能驾驶和能源交互,其中能源交互是智能化很重要的内容。一是车网互动将会成为解决充电容量和提高分布式储能的关键路径,二是V2G技术具有战略重要性,三是智能化催生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发挥电池的附加价值,使我们电动汽车充电可以免费,甚至成为赚钱的工具。

三、面向未来的预判

第一,锂离子电池引领电动汽车革命:汽车全产业链颠覆性转型已经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新阶段,预计2040年左右保有量达到3~4亿辆,发展成为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第二,碳中和战略引爆新能源革命:新能源汽车普及将倒逼能源基础设施全面转型和新型储能产业大发展,电池光伏的黄金组合和氢能风电的白银组合预计在15~20年发展成为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第三,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革命: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将被重塑。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化将带动智能机器人、智慧能源、智能低碳建筑、智慧城市的大发展,这二三十年也是一个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未来二三十年,汽车产业、信息产业、交通装备、能源化工相关产业将发生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共同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文章转自公众号:新能源汽车行业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