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那个时候大家就会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售的50%以上没问题的。但我们还是面临很多挑战,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平衡、商用车新能源化进展缓慢……”
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11月9日“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发表讲演时提到的。
在万钢看来,到2022年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售量超过1350万辆,发展成绩突出,成效显著: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客户的需求上是基本得到满足。但同时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平衡;供应链跟不上、商用车新能源化进展缓慢、能源补给网络仍然跟不上、车路协同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问题。
万钢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方向和建议。
01 加速发展面临新挑战
万钢看来,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首先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推广量、应用量放在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要还是在东部、南部,而广袤的东北、中部、特别是西北,无论销售量还是应用量都很低迷。
虽然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但仍旧不满足人民的需求,特别是广袤的东北、西北的地区需求,这些地区占国土面积60%以上。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方面,中国仍然缺了一大半市场,这就是现在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其次,供应链问题。去年以来芯片短缺问题,目前看有所减缓,但供应链仍然跟不上。这有外部打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要激励本土市场内部的增长。
第三,商用车新能源化进展缓慢。万钢认为,汽车行业要达到“双碳目标”,就要考虑所有汽车碳排放中,谁的贡献大。商用车虽然保有量只有12%左右,但它的排放占了汽车领域的55%。也就是说,不管乘用车领域多努力,仍旧缺失一半,仅以此想达到“双碳目标”是不行的。
2022年上半年,中国商用车渗透率为5%,其中中重型货车新能源渗透率仅为4.0%,远低于新能源乘用车23.0%的渗透率。此外,与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相比,充换电、加氢网络、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
02 发展面临新形势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形势中,万钢主要提到四个方面:一是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二是内燃机-电力驱动系统的效率;三是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商用车电动化转型;四是跨界融合。
(1)要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
万钢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基本满足了目前客户的需求。
但要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经济性,尤其要解决车辆西北部环境适应性的大问题。
今年车出口销量很好,说明未来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非常广阔。尤其在俄乌战争和能源危机的大变局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传统能源价格不稳定,持续上涨、翻倍上涨可能性很大,可见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在电池方面,万钢认为,从日本考察看,混合固液电池到全固态电池是未来发展方向。万钢建议,行业应该持续推进全固态电池和新体系电池等基础研究,提高充电效率,进一步满足市场全气候、全场景使用需求。
(2)统筹推进内燃机—电力驱动的高效化
万钢表示,这2700多万辆内燃机的汽车产能,也要带到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来,因此还是要统筹推进内燃—电力驱动的高效化。在万钢看来,2022年上半年,实际上市场已经给出答案,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53.4万辆,同比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达到5.2%。
万钢肯定了插混和增程式的效果。“插混和增程式的综合油耗非常重要,综合油耗说明其能源配置。中国插电式/增程式车辆综合能耗基本上在2升以内,而且现在都向1升以下发展,其中增程式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万钢建议,内燃机仍然要发展,发展的方向可以从高功率密度向高效率发展,这个高效率就是怎么样找到它和电机适配的最佳点,使它在最低排放的情况下,得到发电的最高效率,这可能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需要统筹推进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协同发展,通过内燃机与电驱动技术的结合、与智能控制的融合,提升内燃-电力驱动系统的集成度、电气化、高效率水平,面向不同消费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供给,带动传统动力系统的转型升级。”
新能源普及度较低的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正是内燃—电力驱动系统发挥作用的地方。万钢认为,这些地方当前消费能力不如东部,但那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些地方城市乡村距离远,所以不能让消费者有里程焦虑,同时这些地方温差很大,冬天车辆起步难,所以要考虑如何能够发挥内燃系统的预热作用,带动传统动力系统的转型升级。
(3)加快推进燃料电池为重点的商用车电动化转型
回顾成绩,北京冬奥会期间,全绿氢和全绿电的共同加持下,冬奥会期间仅1200辆燃料电池车就减碳2200多吨。
四部门在京津冀、河北、河南、上海、广东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形成跨城市的联动示范效应;科技部在山东省开展了“氢进万家”示范工程,以青岛港、潍坊港和交界高速为支撑点。万钢建议,可以把山东可再生能源和山东工业副产经济综合起来,将来可以是氢能车也可以是氢能船还可能是仓储,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试验。
万钢还提到,后续可进一步构建跨区域联通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从北到南连起来,以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加速燃料电池商用车跨区域推广应用。“现在可以动员各方力量,我估计明年用一年的时间高速公路就可以开通。”
“记得当年搞电动汽车的时候,京沪高速造充电桩就做过类似的推广试验,从京沪高速向其他地区逐渐铺开,我认为我们还需要一个大范围的示范,就像当年十城千辆的示范规模,通过产业规划推动下去。”万钢说道。
(4)快捷融合集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会上,万钢还提到汽车和能源的融合,以及车和路的融合。
“车能互联”融合,是通过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让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带动氢能技术多领域应用;而“车路融合”则可以加速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落地,车路信息融合可以为自动驾驶提供超越感知视野的认知智能,避免单车智能存在的感知局限。
当今世界新时代能源载体的清洁化,就是氢能和电力,它们既来源于自然环境,又可以用于众多驱动形式。
在万钢看来,国内这1300多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每辆车都是一个小型储能站。而且这个储能是在配网里的,就停在我们最需要用电的地方,不需要像抽水、输电那样调度。
如何推广“车能”融合呢?万钢举例,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可以用这个功能平衡峰谷电,车主也会因此减少开支,或者说增加收入。
“车路融合”现阶段进展最快的是智能网联。万钢认为,我国的智能网联真正做到了车路融合。通过遍布各地的无线基站,我们的汽车可以真正做到V2X。
智能网联的第一目标是安全。然后通过车云协同,使新一代移动出行体系成为产业融合的平台,来推动实现交通网、物联网等多网融合,形成新的市场生态体系。
万钢认为,要做到以上几点,才是真正实现跨界融合,汽车产业还要做很多的功课。
在万钢看来,今天的汽车车内网络,实际上是过去二十多年来的一种积累,之前通常按功能控制,但是现在网络是分布式系统。
现在要把它作为集中的控制系统,特别是近几年新增的探头,激光探头、雷达再加上毫米波等,使得数据量大增,网络本身负担加重。如果碰到其他一些数据干涉经常产生误报,所以这个基础是不牢靠的,从分布式架构逐步走到域集中架构是行业共识。
由此带来的是操作系统技术架构、核心技术、软件开发模式、应用生态等的全面变革。同时,汽车的操作系统也应该考虑到个性化需求和外界网络的融合。
新能源汽车智能操作系统支撑电子电气信息架构升级、兼容车用芯片、传感器和应用程序创新,支撑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和网络的跨界协同,具有开放、安全、融合和兼容的特征,是维护汽车硬件资源管理和软件运行的基础平台,也是未来新型汽车产业生态构建的核心。
“为了促进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清洁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出行的市场需求,我们有必要集行业智慧和创新能力,形成合力,共同研发开源开放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操作系统。”
现在做智能汽车有很多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系统。万钢指出,不能把这个东西搭在沙滩上,应该做好底层逻辑,发挥大家的力量。这样的操作系统应该是可扩展、可适应多需求的。它应该是“无名英雄”。所以我们一定要构筑一个共同研发一个开源、开放可以不断成长的新能源智能操作系统,需要企业共同努力,争取尽快实现。
03 需构建绿色低碳新生态
新能源汽车只是解决了道路上的低排放问题,但是能源供给仍然没有实现低碳化。
万钢表示,新能源汽车还要解决能源供给低碳化的问题、材料供应低碳化的问题、生产过程低碳化的问题,要推动全产业、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万钢介绍了全产业碳中和的重要意义。“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大国,如果我们的碳产业、碳中和做得不好的话,不但生意会受到影响,说不定哪天就出现碳税,所以现在进行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共同努力的现状。”
万钢认为,当前还需要开展电池材料开采提炼技术的创新,锂、镍、钴大宗商品交易管理,需要能保证产业安全的稳定性。
万钢建议,可以把电池拆下来用到5G基站上,后来果然逐步形成产业链,即生产,分层使用、退役、二次使用,再进入全回收环节。
“行业要共同探索推进整车和动力电池等重点零部件产品的低碳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碳排放核算方法、基础数据的互通、互认与互享,加强全球汽车产业在碳排放管理、碳减排激励等领域的合作对话与交流,形成以公平、科学、透明为原则的国际汽车贸易低碳管理协同机制。 ”
万钢建议所有的企业共同推动汽车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循环利用等全环节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促进全球汽车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万钢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阶段,亟需产业链各方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基础技术研究,统筹推进内燃-电力驱动协同发展,加快燃料电池商用车跨区域推广,以联通车能、车路、车云推动跨界融合,以绿色低碳推动产业升级,着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电动、智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转自公众号: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王凌方 编辑邱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