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界论坛

张书林:跨界企业是实现汽车强国目标的重要力量

发布日期:2022-02-11
打印


目前已跨界进入汽车产业的新兴力量是否具备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实力?能否抓住机遇、主动担当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2022年汽车行业发展情况通报及迎春团聚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回顾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350万辆的产销目标,并牢牢占据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产销国位置的可喜成绩时指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竞争的“上半场”中国打得不错,但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与汽车强国的真正较量还在“下半场”。

这就告诉我们,从现在开始,中国将在功能汽车电动化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进入“从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变”、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智能汽车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及产业化速度,将成为我们与汽车强国竞争的核心,其间要应对更多的压力和风险。这就需要大量具有智能化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人才融入到汽车产业中,助力中国汽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由此引发的思考是:目前已跨界进入汽车产业的新兴力量是否具备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实力?能否抓住机遇、主动担当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跨界企业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剖析他们的成分和进入汽车产业的背景、目的,以及融入汽车产业的历程、形态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相互融合的信任与包容。

四大领域 共进助力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出现的企业结构、产业布局、基础能力支撑等方面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引导产业在快速发展中形成优良的产业形态,2015-2021年的6年间,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多个有关投资管理及淸理规范现有企业的文件,为跨界企业的进入预留了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政策空间。

2018年以后,一批有实力的跨界企业明敏时务、执着自信,利用政策预留的空间和现有汽车产业基础,按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定陆续进入了汽车行业。

目前,已融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跨界企业包括通讯、互联网、科技制造和电脑、电讯、消费电子三大科技产品整合应用的家电类等四大领域的企业,至少25家,他们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且大多已进入世界或中国五百强。

这些跨界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其都具有人工智能和计算技术基础,并已在各自领域积累了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深厚功底;多数企业已先期组建团队、成立了汽车生产研发机构且已发布多项专利;他们创新能力强,活力旺盛,融资渠道宽,且经营发展理念更贴近市场。这些企业是汽车产业重塑产业链、弥补短板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变不可或缺的力量。

抓住机遇 着眼未来

“搞企业就要赚钱”这是常理。上述跨界企业的主业并不是汽车,但是其深知:要在汽车产业赚钱,没有过人的技术和智慧,没有持续的投入以及长期的沉淀和积累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还要集中地进入汽车行业呢?进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首先,他们认识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大趋势,电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2010年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植发展;2014年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成为国人和汽车产业的共识。时代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新能源汽车及电动化动力系统研发生产、新型产业链建立等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很完善;再加上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的有力推动。为这些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快速进入汽车行业创造了条件。

这些企业以不同方式进入汽车产业是着眼未来。他们的共同目的是:凭借他们在人工智能、互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积累的能力和综合优势,要在汽车产业的变革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部分企业不惜成本“单刀直入”,是要抢占未来消费终端的优势地位。期望智能和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他们未来盈利和生存的重要依托。

多种方式 融入新业

这25家跨界企业以不同方式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领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直接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成为“造车新势力”。这类企业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有的是以与现有整车企业技术合作、代工生产的名义,自主完成投资建厂,并独立开展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投融资等全方位的经营发展活动,形成了类似“独立法人”的自主品牌企业形象。目前这种模式只有一家,就是蔚来。

有的是一批具有资金实力的跨界企业先找企业代工生产,培育品牌,同时开始收购经营不善但有生产资质的企业。一旦收购成功,立即办理股权变更、更名迁址手续,正式成为新的独立法人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企业。这类企业至少8家。主要包括:有智能汽车研发经历的小鹏;有研发智能汽车并创建理想的车和家;创建零跑的安防企业大华股份;控股银隆的家电企业格力;收购南京金龙的家电公司创维;已收购观致的宝能;宣布造车并有实际动作的手机制造商小米、Oppo等。

第二大类是参与整车企业合作研发,或同时参与整车制造,或独立进入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这类企业大约以三种方式融入汽车产业:

一是与整车厂合作,既提供智能化研发技术也参与整车制造的企业。这类企业大约有七八家。如提供智能化技术并与上汽合作造车的家电公司海尔;参与蔚来融资并投资半导体项目,同时与爱驰、小鹏等合作开发车联网技术的电子公司联想;与车企合作提供自动驾驶方案,并参与吉利集度造车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提供AI技术并参与智已造车的互联网公司阿里;提供车联网及安全技术并参与哪吒造车的互联网公司360;提供无人驾驶技术并与比亚迪合作造车的互联网公司滴滴;提供智能技术并参与蚂蚁造车的中兴通讯等。

二是与整车厂合作、提供智能化技术,目前只参与整车研发,尚未参与造车的企业。这类企业至少有两三家。如与北汽,长安、广汽等和合作开发智能驾驶技术,同时与小康合作研发整车、不参与制造,但参与整车销售的通讯公司华为;与吉利、广汽等合作开发数字化底盘、智能座舱技术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商汤等。

三是为骨干企业提供智能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这些企业可以为整车提供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电驱动、热管理等多领域所涉及的各种通讯、控制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其中包括跟踪、监控、摄像、激光雷达等感知组件。这类企业至少有七八家。主要包括:通讯公司华为;家电公司美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大华;无人机企业大疆;代工制造企业富士康等。他们均已成为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或系统供应商。

贡献显著 初露锋芒

这批企业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融入汽车产业发展进程。

他们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汽车的发展模式,构成了新的产业形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弥补了短板,补充了新的能量。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前沿力量;逐步扭转了核心技术依赖外国的局面;加快了智能网联技术融入汽车产品形成新竞争力的步伐。

在他们的参与下,智能汽车研发已在我国骨干企业中全面铺开。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以江淮蔚来和小鹏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仅用三年时间就已取得了快速成长的骄人业绩,生产的智能汽车已得到消费者认可,成为国内初露锋芒的自主品牌企业。

实践证明,已进入汽车产业的通讯领域企业、互联网公司、科技制造领域企业以及由科技产品整合的家电企业所具有的和研发能力和一些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们的贡献和水平已经初露端倪,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作用应该得到业界的肯定,他们的进入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但机遇与风险并存。跨界进入汽车产业发展的风险,主要存在于10多家直接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新造车势力中。

企业成功的条件是苛刻的,竞争环境是复杂的。成功的企业不但要有抓住机遇的能力,更要有过人的技术、超人的智慧和全面的企业素质。这些造车新势力水平和先天条件不尽相同,虽都有美好的愿望,但不一定都能成功。况且,他们共同面临着,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发展风险:

第一是基础不牢。他们没有传统汽车生产经营的资历,既缺乏经验教训的洗礼,也没有传统汽车的产业基础。会使企业应对困难的手段不完善;应对市场需求拓展产品系列的空间受到局限。

第二是能否长期保持发展活力。他们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要想占领整车制造领域优势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需要长期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经济、政策环境变化和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带来的发展压力。能否长期保持资金、人才、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坚持到最后,是对他们的严峻考验。

第三是要应对强大竞争对手。现在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感受到,传统汽车和外资企业全面发力带来的竞争压力。可以预见,产业格局在不断变化,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造车新势力能否延续现有的生存方式,是对他们的严峻考验。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这些造车新势力将来不可能全部独立存活下去,这是对其智慧的深层次考验。希望他们尽快成熟,早日找到规避风险的方向和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多方联动 协力攻关

应该看到,仅靠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格局,还不足以全面支撑我国智能汽车规避风险、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未来还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首先,建立鼓励机制,奖励智能化技术的创新成果。一方面让融入汽车产业的跨界企业强化担当意识,另一方面也支持更多掌握智能和计算技术的企业、人才融入汽车产业。

其次,加大对有关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解决核心技术和零部件问题。

第三,发展智能交通是支撑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变的必要手段。

集中力量建设通用的智慧交通体系是我国体制的强项。有智慧交通设施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感知能力,同时可以大大缓解汽车企业智能化软硬件研发的压力,加快研发和产业化速度并降低整车成本。这是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因此,希望交通管理部门加大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力度,加快实施进度,与汽车产业合力打好下半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攻坚战,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领先地位。

我们相信,只要多方联合,共同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发展,就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

(作者系张书林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理事长、中汽政府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原机械部汽车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