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开始,227辆金旅客车陆续发往以色列,这是实现出口以色列以来,金旅收获的“史上单月最大订单”,为中国客车品牌出口再添荣光!
今年前三季度,厦门金旅在以色列销量已达500辆,出口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金旅在以色列的累计保有量已超过2000辆。
更值得关注的是,忙得热火朝天的金旅,一边将市场开拓、生产组织、产品发运等繁琐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一边妥善应对厦门疫情复燃的特殊时期。在全球疫情持续和国内疫情局部复燃的“HARD模式”中,生命力旺盛的金旅客车,形成了真正有效的“免疫力”,为中国客车出海再树新标杆。
“不在高峰时慕名而来,不在低谷时转身而去”,金旅客车的海外动作,折射着品牌的“世界观”。
早在2011年,金旅即以城间车和公交产品切入以色列市场,十年间稳扎稳打,跃居成为当地驰名的品牌。然而在这场全球疫情冲击下,以色列市场需求锐减。不仅交易量萎缩,甚至原有订单车辆交付运输也成为新问题。面对这样的危机,如同金旅欧洲销售业务部经理周健所说,波动是暂时的,产品才是立足之本,“我们始终坚信危机中孕育着机会”。
疫情初期,金旅借助深厚的用户基础,维护客户关系、做好风险防御,这是“守”;到了后疫情时期,金旅的竞争策略正在向“攻”转变,在以色列市场全面发力。去年,金旅联合以色列经销商确定了未来三年的产品策略和市场布局,陆续完成了18米柴油铰接车、12米低地板天然气公交车、低入口柴油公交车、新凯歌城间车、新凯歌旅游车等多款车型的开发和升级工作。到目前为止,这些车型已经全部实现批量出口,进一步巩固金旅在以色列当地“优质品牌”的形象。
新能源客车是另一个主攻方向。除了整车,金旅还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新能源客车底盘。不论是对金旅还是对中国客车而言,在以色列打开新能源市场的缺口,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这意味着经过国内市场的历练,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品质已经超过欧洲客车厂,代表了世界新能源客车底盘的最优技术水平,必将为中国客车“挺进深蓝”提供勇气。
在很多人印象中,出口是从国内到国外的单线程操作,其实,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市场是“进口+出口”的多线程操作,统筹全球资源,才能做好全球市场。
依旧用以色列市场为例,以色列进口车辆执行的是欧盟认证标准。客户对车辆的要求非常苛刻,不仅工艺要求高、生产难度大,而且往往配套复杂多变、生产周期紧张,可以说,每一款出口以色列的产品,背后都需要一个负责任、敢啃硬骨头的团队。金旅之所以能成为以色列驰名的客车品牌,其实是销售、技术、工艺、生产、采购、品管等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
以这次的这批订单为例,以色列市场对客车灯具的要求为使用有欧盟认证的进口产品。然而由于疫情原因,此前供货给金旅的德国工厂产能异常,加之空运航班取消等原因,该批灯具在以色列订单上线时仍无法发货。为保证交货,金旅采购部门紧急联系以色列、德国及国内多条渠道进行搜集和采购,连夜运到公司。生产部门则是克服厦门疫情带来的干扰,最终赶在车辆交期前装配完毕。
如同以色列客户所说:“决定我们与金旅长期合作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我们对金旅产品的青睐,更多的是对于他们谦虚、严谨、真诚的认可。”这种信任,让金旅有了极高的品牌价值。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品牌出口逆势增长,离不开从产业到政策的“组合拳”。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抗击疫情、恢复经济时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力、生产能力和效率,这是金旅在国外供应商产能异常时仍能拿到配件的“靠山”。此外,针对外贸企业的困难,国家及时提供延期还本付息、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信用贷款发放等普适性政策,并在保市场份额、保订单、保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对症下药”,一揽子措施组成了抗风险、稳增长的强大合力,稳住了外贸的“基本盘”,为包括金旅在内的企业带来信心和底气。
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核心技术、人才储备、产业规模等登上新台阶,中国品牌借国运之势扶摇直上,出海方式也随之升维,从单纯做OEM,到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再到品牌打造,中国企业的软硬实力在同步增强,向微笑曲线两端(前端即产品研发设计、后端即品牌营销)升级,获取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部分。
金旅的海外之路,也遵循这一路线,其与以色列的合作,从最开始的卖车,到协助建立充电站、规划线路,再到合作CKD组装,一步步升级,让金旅有了可以穿越周期的、真正的免疫力。金旅在以色列市场再度告捷充分证明,企业要想在多变的环境中获胜,就要关注不变的部分,从决定胜负的基本要素入手,沉下心来做好基本面、形成品牌力。
汽车强国是国人的热望,而核心技术、知名品牌、海外影响力是业内公认的“汽车强国”三大标志性条件,无论是在疫情前还是“后疫情时代”皆是如此。金旅在此时收获出口以色列以来的“单月最大订单”,不仅证明了自身的实力,更证明中国品牌有能力将全球疫情常态化时代,变成自己的“大航海时代”!